池州,別名貴池、秋浦,安徽省轄市,是長江南岸重要的濱江港口城市,省級歷史文化名城、皖江城市帶承接產(chǎn)業(yè)轉(zhuǎn)移示范區(qū)城市、全國雙擁模范城市,也是安徽省“兩山一湖”(黃山、九華山、太平湖)旅游區(qū)的重要組成部分,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(qū)核心區(qū)域。
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,北與安慶市隔江相望,南接黃山市,西南與江西省九江市為鄰,東和東北分別與蕪湖市、銅陵市、宣城市接壤。
池州市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生態(tài)經(jīng)濟示范區(qū), 北臨長江,南接黃山,西望廬山,東與蕪湖相接。截至2014年3月,轄貴池區(qū)、東至縣、石臺縣和青陽縣,池州市總面積8272平方公里,人口162萬。[行政區(qū)劃
編輯
至2012年,池州市下轄1個市轄區(qū)(貴池區(qū))、3個縣(東至縣、石臺縣、青陽縣)。此外,池州市還設立以下管理區(qū):九華山風景名勝區(qū)(國家級)、池州經(jīng)濟開發(fā)區(qū)、池州火車站站前區(qū)、池州江南產(chǎn)業(yè)集中區(qū)地理環(huán)境
編輯
位置境域
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,地處東經(jīng)116°38′至108°05′,北緯29°33′至30°51′。東接銅陵,南鄰黃山,北與安慶隔江相望,西望廬山,與江西九江、景德鎮(zhèn)、上饒市毗鄰。
地貌
池州東南部以九華山、牯牛降為主體構成南部山區(qū)骨架,是皖南山區(qū)的組成部分,中部為崗沖相間的丘陵區(qū),西北部沿江地帶為洲圩區(qū),地勢低平,河湖交錯。
池州大地構造上位于揚子地臺東北部,根據(jù)地層、構造、巖漿活動的差異,可分別歸屬于三個次級構造單元,即東至縣南部為江南臺隆;貴池區(qū)和青陽縣以北為下?lián)P子臺坳;中部為皖南浙臺坳。在地殼運動影響下形成一系列褶皺與斷裂,地層發(fā)育齊全,自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。池州市內(nèi)印支期、燕山期巖漿活動強烈,導致一系列基底斷裂發(fā)生,頻繁的巖漿侵入活動,形成了以構造巖漿巖帶為主干的成巖成礦系列。
氣候
氣候溫暖,四季分明,雨量充足,光照充足無霜期長,屬暖濕性亞熱帶季風氣候。 年平均氣溫16.5°C,年均降水量1400--2200mm,年均日照率45%,年均無霜期220天,最長286天。[交通
編輯
公路
合并圖冊(2張)
國道G318、高速G3、高速G50以及S325、S222、S321、S327、S103、S219、S229、S221等國省干線貫穿境內(nèi),
至2013年,池州市已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國省道干線為主骨架,以縣鄉(xiāng)公路為經(jīng)絡的公路網(wǎng)絡。相繼建成了京臺高速、滬渝高速、安東高速、濟廣高速池州段,實現(xiàn)了與長三角上海、南京、杭州等中心城市以及武漢都市圈、鄱陽湖經(jīng)濟圈、合肥經(jīng)濟圈等主要城市高速聯(lián)網(wǎng)。
鐵路
鐵道線路:寧安客運專線、銅九鐵路
銅九鐵路已開通。寧安客運專線全長257公里,投資估算257億元,其線路始于南京南站,向西經(jīng)板橋、江寧區(qū)進入馬鞍山市,再經(jīng)當涂縣進入蕪湖,由蕪湖樞紐引出,沿長江南岸經(jīng)過銅陵市、池州市,跨長江后止于安慶市。全線設11個車站,分別為南京南、江寧西、馬鞍山東、當涂東、蕪湖、弋江、繁昌西、銅陵、池州和安慶,預留鐘鳴北、晏塘兩個車站。
航空
池州九華山機場位于池州市貴池區(qū)梅龍鎮(zhèn),距池州市區(qū)、銅陵市區(qū)、九華山風景區(qū)柯村基地均約為20公里,北距長江約3公里。池州九華山機場為國家“十一五”期間規(guī)劃新建的民用機場建設項目,總投資為6.09億元,占地3200畝,飛行區(qū)規(guī)劃等級為4C,現(xiàn)已建成,2013年7月29日已通航,現(xiàn)已開辟至北京、上海、成都、廣州、廈門航線,池州周邊分別還有合肥、安慶、黃山、南京民航機場。
航運
至2013年,池州市水運主要由長江和“六河一湖”(青通河、七星河、九華河、秋浦河、白陽河、堯渡河、升金湖)。長江流經(jīng)池州境內(nèi)160公里,航道達國家一級。池州港屬國家一類開放口岸,岸線長24.5公里,現(xiàn)有3000噸級泊位17個,5000噸級泊位11個。池州港泥洲港區(qū)常年可停靠5000噸級船舶,年設計綜合通過能力461萬噸。池州港是800里皖江外籍游輪、國內(nèi)大型游輪進入“兩山一湖”地區(qū)的定點停靠碼頭。[旅游
編輯
美麗的池州雪景(15張)
截止2014年4月,池州共有A級景區(qū)28家,其中5A級1家,4A級9家,3A級7家,2A級11家。
池州境內(nèi)以九華山為中心,分布著大小旅游區(qū)300多個,其中有4處國家級旅游品牌: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(qū)、國家5A級旅游區(qū)、國際性佛教道場、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—九華山;被譽為華東“動植物基因庫”的國家級野生動植物保護區(qū)—牯牛降;被譽為“中國鶴湖”的國家級濕地珍禽自然保護區(qū)—升金湖;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—九子巖。還有首批4個國家級工農(nóng)業(yè)旅游示范點;以及平天湖國家級水上運動訓練基地和杏花村等人文景觀,是理想的休閑勝地。
主要景點
九華山: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(qū)。九華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,寺廟百座,僧尼千人,是著名的國際性佛教道場。九華山古稱陵陽山、九子山,因有九峰形似蓮花,因此而得名。方圓100公里內(nèi)有九十九峰,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,山體由花崗石組成,山形峭拔凌空,素有“東南第一山”之稱,至今保留著乾隆御賜筆金匾“東南第一山”。
牯牛降:國家4A級風景區(qū)。池州境內(nèi)被稱為“華東動植物基因庫”的國家級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(qū)——牯牛降,素有“第二黃山”之稱。
大王洞:國家4A級風景區(qū)。大王洞坐落在池州西南的牌樓鎮(zhèn),規(guī)模宏大,其洞內(nèi)常年恒溫,適宜夏季避暑。
九華天池:國家4A級風景區(qū)。九華天池位于池州市馬衙境內(nèi),景觀奇特,被譽為江南的“阿里山”。
九子巖:國家4A級風景區(qū)。九子巖景區(qū)位于安徽省青陽縣西南部位,是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打景區(qū)。九子巖景區(qū)山岳風光優(yōu)美,其雄可敵黃山、其險可比華山、其秀可望黃山。
杏花村:國家4A級風景區(qū)。杏花村是池州最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名村。古時曾有“十里煙村一色紅”,“村酒村花兩共幽”的佳境記載。曾任池州刺史的晚唐著名詩人杜牧春游池州杏花村,寫下了膾炙人口的《清明》: “清明時節(jié)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借問酒家何處有,牧童遙指杏花村。”
怪潭:國家4A級風景區(qū)。怪潭景區(qū)以漂流、古釣臺、三埭石、怪潭、水上樂園而得名,周邊山清水秀,環(huán)境清幽,山水相依。怪潭漂流全程約4公里,有沖浪滑道兩處,激流險灘五道,水繞山轉(zhuǎn),山貫水行。
齊山—平天湖:國家4A級風景區(qū)。由齊山風景名勝區(qū)、平天湖景區(qū)、平天湖南部濕地公園三大景區(qū)組成,集山、水、濕地于一體,以“奇山奇水、奇崖奇石、奇洞奇?zhèn)b”而著稱。
九天仙寓:國家4A級風景區(qū)。九天仙寓景區(qū)地處東至、石臺、祁門三縣交界處,最高峰海拔1376米,座落在東至縣境內(nèi)。仙寓山主峰海拔1376米,是皖南第四高峰,曾出現(xiàn)過“七仙女下凡”的奇特天象。仙寓山既有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,又有原始自然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更有古老濃厚的文化底蘊,被稱為“仙人居住的地方”。
魚龍洞:國家4A級風景區(qū)。魚龍洞坐落于石臺縣東部六都鄉(xiāng)魚龍村境內(nèi),洞口如張開的鱷魚嘴,一泓碧水淙淙而出,終年不涸。該洞全長5000余米,有清澈的地下河貫穿始終,初極窄,復開闊,氣勢磅礴,宏偉觀。
蓮峰云海:國家4A級風景區(qū)。蓮峰云海景區(qū)坐落在九華山蓮花峰,它位于九華山后山是九華山脈第一峰,因其峰上下常年云霧繚繞,景色壯觀而得名。又由于蓮花峰山形酷似文房四寶中的筆架,所以又稱“筆架山”。
南溪古寨:南溪古寨位于安徽省東至縣花園里鄉(xiāng)南溪村境內(nèi)的一個深山峽谷。大山深處生活著800多戶神秘的匈奴部落族后裔,至今已有1100多年歷史。南溪古寨長期保持著相對封閉的與世隔絕狀態(tài),完好地保存了村落的原始狀態(tài)。
秋浦河:美麗的秋浦河被譽為“流淌著詩的河”。詩仙李白于唐天寶八載至上元二年(749-761)間曾“五到秋浦”,留下了45首瑰麗的詩篇和許多動人的傳說。其中優(yōu)美的《秋浦歌十七首》已成為秋浦仙境之魂。
蓬萊仙洞:蓬萊仙洞坐落于安徽池州市石臺縣貢溪鄉(xiāng)杜村境內(nèi),全長3000余米,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,分天洞、中洞、地洞、地下河四層結構,造型奇特,曲折回環(huán),氣勢恢宏,佳景遍布。
升金湖:被譽為“中國鶴湖”的亞洲重要濕地自然保護區(qū)——升金湖,湖水清澈如鏡。升金湖中水禽資源尤為突出,有禽鳥103種,是中國主要的鶴類越冬地之一,亦有“中國鶴湖”之稱。